html模版摩拜ofo闖美國 中國品牌遭遇本土化挑戰(附共享單車概念股)
在共享單車風靡中國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時候,美國共享單車市場需求卻尚未被充分滿足,市場潛力也遠未被完全激發。而共享單車界的領軍者摩拜和OFO也開始瞄準美國市場,不過似乎在此時遇上瞭阻力。

在共享單車風靡中國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時候,美國共享單車市場需求卻尚未被充分滿足,市場潛力也遠未被完全激發。而共享單車界的領軍者摩拜和OFO也開始瞄準美國市場,不過似乎在此時遇上瞭阻力。

共享單車

“美國共享單車市場微不足道,目前ofo主戰場依然在中國。”

在矽谷7月底的一場公開活動上,ofo的天使投資人朱嘯虎在回答全天候科技作者提問時如此表示。對此論斷,美國投資人顯然並不認同,他們最直接的反駁便是真金白銀。今年3月15日,美國共享單車公司LimeBike獲得瞭1200萬美元A輪融資,由矽谷頂級風投公司Andreeseen

Horowitz領投。

緊隨其後,Spin也在今年5月份獲得800萬美元A輪融資,此輪融資由世界最大機器人風投公司Grishin

Robotics主導。在風投資金競相下註之前,美國共享單車市場戰火早已點燃,敲響戰鼓的不是別人,正是漂洋過海的中國共享單車公司。

但短短幾個月後,中美共享單車公司的戰情已然逆轉,中國品牌出現瞭“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情況:中國單車出海尚需經歷從野蠻生長到循規蹈矩的本土化修煉。

一、中國共享單車出海 “雷聲大雨點小”去年年底,摩拜、ofo、Bluegogo相繼出海,紛紛扛起進軍美國市場的大旗。一時間,“小黃車現身斯坦福大學”、“小藍車登陸舊金山”的消息被頻頻熱議。

今年3月,在美國德州舉辦的全球性創新盛會西南偏南(SXSW)音樂節上,中國最炙手可熱的共享單車品牌摩拜和ofo一同高調亮相,奪目之舉令美國後起之秀們一度被尷尬地貼上瞭“模仿”甚至“抄襲”中國的標簽。

2017年7月,摩拜單車CEO王曉峰出席美國科羅拉多州阿斯彭召開的財富科技頭腦風暴大會:摩拜單車在中國已經有1億用戶,計劃將市場拓展至美國和歐洲。但在經歷瞭至少半年的“國際化拓展”後,沒有任何一傢中國共享單車公司在美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規登陸。Bluegogo因無照經營被舊金山政府勒令退出、ofo在斯坦福大學短暫停留後便被校方要求撤離,摩拜也不見蹤影。

在登場煙火散盡之後,中國共享單車公司出現瞭“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現狀。這種“集體潰敗”令美國同行得以獲得機會。今年5月底,LimeBike宣稱成為北美第一個獲得官方合作的無樁式共享單車品牌。

7月17日,已經在四個城市落地的LimeBike攻下其在北美的第一個大型城區——西雅圖。當日,LimeBike獲得瞭西雅圖市府部門頒發的無樁式共享單車運營牌照,並在該市投放瞭第一批單車,開始為期半年的試運營。同日合規進駐西雅圖的還有Spin,這也是後者在美國的第一次落地。

“摩拜、ofo和Bluegogo都有與我們接觸”,西雅圖交通部門共享單車項目負責人Kyle

Rowe告訴全天候科技:“但他們至今沒有提交正式申請”。一路高台中商標註冊流程歌猛進的中國共享單車為何在美國市場的征途中放慢瞭腳步?

“中國共享單車落地美國之艱難完全在意料之中”,在LimeBike聯合創始人Toby

Sun看來,“他們依然沿用中國那一套,這在美國完全行不通。”Toby口中的中國那一套,就是先投放再監管的野蠻生長,“說白瞭,就是鉆政策空子,占道經營”。

LimeBike宣稱成為北美第一個獲得官方合作的無樁式共享單車品牌。7月17日,LimeBike在西雅圖投放瞭第一批單車。這種野蠻生長快速催生出瞭兩隻中國獨角獸,卻也為它們的出海之行加諸瞭沉重的負擔。

據Toby

Sun介紹,部分媒體對於中國共享單車的負面報道,加深瞭美國地方政府官員對無樁式共享單車落地的警惕。為此,LimeBike團隊往往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向相關政府官員解釋,以打消對方的顧慮。

二、有樁單車占先機 中國單車能動誰的奶酪?2013年可謂為美國共享單車的元年,當年上馬的單車項目達到18個,較2012年增長瞭50%以上。但當時的共享單車都是有樁單車,這也造就瞭目前美國共享單車市場上有樁單車主導、無樁單車剛剛起步的局面。

“我在網上看到不少照片,單車到處都是,且損壞嚴重”,加州奧克蘭市交通政策主任Matthew

Nichols對全天候科技直言:“中國共享單車的現行模式我們接受不瞭。”

這並不意味著奧克蘭市對於無樁式共享單車的否認與拒絕。相反,Matthew

Nichols希望透過全天候科技表達其對於無樁式共享單車進駐奧克蘭的歡迎與期待。

不過,這一前提是“中國共享單車公司必須改善運營,並提出切實方案,以確保其滿足進駐奧克蘭市的一切條件。”奧克蘭市是加州灣區第二大城市,規模僅次於舊金山。

7月11日,它迎來瞭該市史上第一個共享單車項目——有樁式的Ford GoBike。Ford GoBike相當於紐約Citi

Bike在美國西岸市場的翻版,他們均屬於有樁式共享單車,目前由總部位於紐約的Motivate統一運營管理。

該公司也是當前美國市場上最大的有樁式共享單車公司,其共計管理9個有樁共享單車系統,商業足跡覆蓋瞭絕大多數的美國一線城市,觸角伸及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美國有樁共享單車的代表——美西的Ford

GoBike和美東的Citi Bike,運營商都是Motivate。

對於奧克蘭市政府來說,在無樁式共享單車已經風靡的當下,沿用相對傳統的有樁式共享單車並不是一個完美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有樁式共享單車依然屬於政府服務的一部分。

Motivate當前采用的商業模式是與政府合作,依靠一定的城市公共資金支持,並接受商業贊助。與此同時,Motivate也向用戶收取使用費,以Ford

GoBike為例,其單程(30-45分鐘)費用為3美元,單日不限次使用費用為9.95美元,一年不限次使用費用,即會員費為120美元。這種模式在美國運營得並不理想。曾經在西岸運作有樁共享單車系統的ALTA公司被迫申請破產。

當前的Motivate即便獲得不少政府資金和資源支持,並有商業贊助,但至今尚未實現盈利。一旦將無樁式共享單車引用,由私人公司獨立運營,那麼,地方政府每年將節省不少開支。這對於整體緊張的美國城市預算來說,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誘惑。

但情況也因城市不同而異。由於某些地方政府已經投入資金到合營的有樁共享單車項目,無樁全私營共享單車公司的進入可能會傷害一些集團的利益,雙方的遊說組織在地方政策的制定方面攻防激烈。

“共享單車有助於減輕交通擁堵,促進節能減排,豐富出行選擇,提升市民身體素質,並帶動城市小商業的發展。”在Matthew

Nichols看來,共享單車對於城市發展來說有諸多裨益。因此,早在2012年紐約市率先推出Citi Bike後時,奧克蘭市就想要擁有自己的共享單車系統。

經歷幾屆市長更迭,奧克蘭市擁抱共享單車的初心不改,最終在近期如願,加入Motivate全美共享單車體系大傢庭。“當前全球范圍內交通政策整體上都過於傾向汽車”,Matthew

Nichols向全天候科技表示,“地方城市交通政策制定者也在思考美國出行結構重新洗牌的可能性,以最大程度上優化公共資源利用,提升城市整體智能化。”

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和普及,美國地方政府對自行車出行政策的友好力度預料也將不斷加強。在政府支持的基礎上,美國消費者對於共享單車模式的認可已經被驗證。即便運營不佳,有樁式共享單車在美國的投放和使用依然在不斷增長。

據美國城市交通官員協會(NSCTO)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自行車出行量增長25%,超過2800萬次。其中,絕大部分自行車出行通過共享單車系統實現。以紐約Citi

Bike為例,其去年使用量增長40%,總量達到1.4億次。據Motivate官方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紐約市CitiBike的使用量為173.15萬次,增長勢頭明顯。

與此同時,美國共享單車市場需求尚未被充分滿足,市場潛力也遠未被完全激發。“當前美國自行車出行占比僅為1%,而歐洲不少國傢則接近20%,中國高峰時曾經達到30%,現在也能超過10%,橫向對比的話,美國自行車出行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Toby

Sun向全天候科技進一步解釋稱。“美國當前所有的汽車出行中有一半是低於3英裡的短途出行。如果將共享單車‘解決最後1英裡出行’的口號范圍擴大至3英裡,那麼美國共享單車的市場潛力之大超乎想象。”

三、無樁單車剛起風 格局尚未明朗“共享單車是十年難遇的風口,必須立即做。”——今年3月份,在矽谷VC行業任職的Toby Sun嗅到瞭共享單車的巨大商機。

環視一周後,發現沒有理想投資標的,於是幹脆決定自己做。幾乎一夜之間,Toby Sun便做出瞭辭職創業的決定,並很快聯合其在復星昆仲資本的同事Brad

Bao創立瞭自己的共享單車公司LimeBike。

Brad

Bao在離職前擔任復星昆仲資本(美國)投資總監一職,並曾作為騰訊美國的第一名員工在美壯大團隊。在這個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上,還有無限可能。當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已經走過紅海,開始出現清場跡象時,美國才剛剛開始進入關鍵的戰場建立階段。

正因如此,對於雄心勃勃又廝殺猛烈的中國共享單車公司來說,海外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獲得新一輪6億美元的融資之後,摩拜明確表示,資金的主要用途之一便是加速國際化進程。事實上,摩拜也早就開始瞭美國的本土化團隊建設。

據LinkedIn頁面顯示,摩拜單車“第一位美國職員”Cameron Swanson從今年4開始履職,職務名稱為“Launcher(U.S.

Expansion)”,主要負責的就是在美落地業務。

不過,對於中國共享單車公司的美國業務表現,同行卻並不認可。

在采訪中,Toby

Sun自信地告訴全天候科技:“不管是從團隊建設的角度,還是從投放規模和市場推進的角度看,我們在美國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中國人做不好共享單車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無樁式共享單車在中國率先發芽,並很快席卷全球,連美國目前最活躍的兩傢共享單車公司也都流著部分中國血脈。

LimeBike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均來自中國大陸,Spin的主創團隊也多是來自新加坡的華人,這種現象在矽谷創業也極為少見。“矽谷信奉純科技改變一切,往往專註於技術研發本身,忽略設備與線下運作”,身在其中的Toby

Sun對此解釋稱:“共享單車是集硬件生產、線下運營和政府關系等多方面為一體的綜合商業。

中國既有制造方面的產業優勢,又有技術研發方面的人才優勢,在拓展共享單車市場上具備天然優勢,而既熟悉中國制造業又熟悉美國市場的跨文化人才,才能在美國很好地運作共享單車。”

四、本土化--中國共享單車出海的必經修煉在同樣的優勢之下,對於出海美國的台灣商標註冊代辦中國共享單車公司來說,本土化的政府關系打造和線下運營,就是制勝的關鍵。對此,西雅圖交通部門共享單車項目負責人Kyle

Rowe透過全天候科技提出建議:“不管是美國公司還是中國公司,在美國成功運作共享單車的關鍵是——要懂得按規矩辦事。”

按規則辦事不僅僅包括遵守基本法律法規,還要明白當地政府所需。在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各地方政府對於無樁共享單車的入駐條件大同小異,過關的質量保證、嚴格的安全測試、合理的區域投放、良好的運營管理以及迅速的車輛維護。在此之外,不同城市的個性化需求也很重要。

比如,在民主黨占據主導的加州,一些城市尤其註重平等問題。Matthew

Nichols告訴全天候科技,它們希望在奧克蘭市落地的共享單車公司在滿足基本安全和運營規范的同時,還能夠兼顧公平。也就是說,車輛投放在參考實際市場需求的同時,也要適當照顧考慮對低收入社區的照顧,“不能讓共享單車成為高收入群體獨享的出行工具”。

“在城區運營共享單車是件很復雜的事情”,Motivate CEO、紐約大都會運輸局前主席傑沃德(Jay

Walder)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城市需要的是秩序,需要對共享單車進行有效管理。”他坦承,會密切關註中國競爭對手的舉動,但相信Motivate會勝出。

這種自信似曾相識。在Uber橫空出世的最初階段,美國公司也曾對中美創業公司博弈有過必勝的堅實信念。如今,Uber中國不僅已被滴滴收購,本月早些時間,Uber俄羅斯也宣佈與當地企業Yandex合並,相當於變相退出該國市場。本土化這門課,Uber沒有畢業,中國共享單車公司們會交出不同的答卷嗎?

共享單車概念股有哪些根據雲財經共享單車概念題材顯示,共享單車概念股一共有13傢上市公司,其中3傢共享單車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0傢共享單車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共享單車概念股名單:信隆健康(002105) 深中華A(000017) 上海鳳凰(600679) 姚記撲克(002605) 華西股份(000936)

紅旗連鎖(002697) 中路股份(600818) 三夫戶外(002780) 雲海金屬(002182) 千方科技(002373) 華訊方舟(000687)

科達股份(600986) 兆新股份台中商標註冊申請(002256)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hyw868d2n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